包粽子的米需要泡多久?紫米包粽子需要泡多久?江米得包粽子需要泡多久?
精選答案
包粽子的米要泡三個小時左右。包粽子的米是糯米,糯米在包粽子之前要浸泡,是因為在經過浸泡后糯米會因吸收水分而發脹,增加糯米之間的摩擦力,這樣可以在包粽子時將糯米壓得更緊實,防止漏米的現象。
煮粽子時,需要一次性加足水,中間不可二次加水。
煮粽子時要將粽子完全浸泡在水中,防止粽子漂浮建議可以用一個重物壓住。
包粽子的糯米淘洗時注意不要用熱水,也不要反復使勁揉搓,以免糯米表層的營養物質流失。
相關問題
建議泡3-4個小時左右。用清水浸泡紫米是為了讓紫米吸收水分而膨脹變軟,增加紫米之間的摩檫力,在包粽子的時候可以將紫米壓得更緊實,不會因為紫米打滑而包不緊,出現漏米現象。
如果是在溫度比較高的夏季,可以在浸泡的過程中換一次水,以免長時間浸泡有異味。
紫米經過浸泡后,吸收了足夠的水分,包出來的粽子口感會更粘糯,更好吃。
紫米浸泡時間不宜太長,長時間浸泡不僅紫米中的營養成分會流失過多,口感也會變差。
江米一般泡浸泡一天左右就可以包粽子了。江米是糯米的一種,包粽子要用到的糯米通常是粘性越高越好,當糯米泡到可以用手指碾碎的程度就是合適的了,可以用來包粽子了。
江米正常泡一天左右可以包粽子,因為糯米泡越久吸收水分就越多,粘性就會越好。
江米浸泡的時候,需要隔4~5個小時給江米換一次水,這樣子米才不會變質發臭。
江米在浸泡一天以后,如果還不太確定能不能包粽子,可以用手指去碾江米,如果能輕松碾碎,那么粘性就足夠用來包粽子了。
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時間為:瀝水時間30分,浸泡時間40分,米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二,浸泡水溫30度左右。這樣泡出來的糯 米,做成粽子色澤潔白、有光澤,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氣,口感黏度適中,精而不爛。
糯米中的黏性存貯于細胞當中,若用水淘過馬上就包粽子,即使上等糯米也不會很黏。因為粽子糯米直接煮吸水性較差,包粽 子前對糯米的浸泡會讓米在煮的時候更容易吸水,縮短粽子的煮制時間,并提高粽子的口感。糯米泡一夜。
大黃米制作粽子浸泡的時間大概在一晚上左右,建議在晚上先將大黃米泡好,等到第二天再直接用來包粽子就可以了,要是溫度比較高的話,最好是放到冰箱里面進行浸泡工作,否則很有可能出現發酸變質的情況。
粽子一般都是使用糯米制作的,因為糯米蒸煮出來會比較軟糯,吃起來口感非常好,但是現在也有一些地方會用黑米、紫米、大黃米等制作粽子,而它們煮制起來也都會花費比較長的時間,所以在包之前都是需要先進行浸泡工作的。
一般情況下,大黃米做粽子的話要提前浸泡一晚上,要是天氣炎熱的話最好是放到冰箱里面進行浸泡工作,否則很可能出現發酸變質的情況。而只有浸泡的時間比較充分,才能保證大黃米充分的吸收水分膨脹,縮短后續的煮制時間。
制作大黃米粽比較簡單,將它浸泡好之后包進粽葉里面,然后用繩子系好,接著放到高壓鍋里面用中火煮20分鐘左右,時間不能太長,否則容易將粽子煮破,而要是不用高壓鍋煮制的話,至少需要2個小時才能將粽子完全煮熟。
粽子米可以在水中浸泡一個晚上,這樣能使粽子更好的被蒸熟。粽子米一般為糯米,如果要泡一個晚上,建議更換2~3次的水,以保證粽子米的口感。粽子米浸泡的時間越短,口感會越有嚼勁,而浸泡的時間越長,粽子米充滿粘性,口感會十分軟糯。
粽子米可以在水中浸泡一個晚上,因為粽子米本身的吸水性較差,在經過淘洗之后需要浸泡在水里3~12小時的時間,這樣在煮粽子的時候可以更好的蒸熟。
粽子米一般為糯米,也可以依據個人的喜好來選用其他品種的米。在浸泡粽子米時不要浸泡太長時間,如果要泡一個晚上,建議更換2~3次的水,以保證粽子米的口感。
粽子米浸泡的時間越長,其口感就會越軟爛,想吃硬粽子可以將粽子米浸泡的時間縮短一些,這樣吃起來會有嚼勁。而軟粽子因為浸泡時間長的原因,充滿粘性,口感十分軟糯。
包粽子的米能泡過夜,一般都是選用糯米,具有很強的黏性,做成的粽子黏性高,口感更好,也更利于消化。糯米浸泡3~4小時就足夠了,浸泡后的糯米做成粽子后粘度適中。長時間浸泡建議每隔3~4小時換一次水,以防變質。
包粽子的米能泡過夜。一般情況包粽子的米都是糯米,具有很強的黏性,泡過的糯米充分吸收水分后,做成的粽子黏性高,口感更好,也更利于消化。
糯米的吸水性較差,泡過一夜后的糯米在煮粽子時更容易吸水,可以縮短煮制糯米的時間。糯米浸泡的時間3~4小時就可以了,浸泡時糯米和水的比例為1:2,水溫30度左右,浸泡40分鐘后,瀝水30分鐘,這樣浸泡后的糯米做成粽子后粘度適中。
如果要長時間浸泡,建議每隔3~4小時就換一次水,以防變質。并且浸泡糯米時,水量要淹沒糯米,如果吸足水份后的糯米暴露在空氣中,米粒容易粉化,泡的越久的糯米在做成粽子后更加具有黏性。
百科知識網 | 3894個回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