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暑是傳統24節氣的第14個節氣,雖然是屬于秋天的節氣,但是處暑過后還是會出現高溫天氣,想要感到秋意涼爽還需要等上幾天。那么2020年什么時候處暑呢?農諺處暑不出頭割谷喂老牛是什么意思呢?
處暑節氣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,但這個時候夏天的熱氣還是沒有完全消散的,但是也說明離秋天不遠了。
處暑節氣的時間交點在每年陽歷8月22日~24日,2020年處暑節氣則是在陽歷08月22日,星期六,農歷七月初四,甲申月乙未日。
根據老黃歷,2020年處暑具體開始的時間是23:43:59。
“處暑不出頭,割得喂了牛”是一句農諺,說的是處暑節氣時,田間的莊稼作物,比如高粱、玉米和小米等,如果不出穗了就說明熟不了了,不如早點當做飼料割了喂牛。一般指河北、華北北部、內蒙南部、東北南部和河西走廊一袋的稻谷類作物,因為這些作物如果在處暑節氣沒有抽穗,到了秋天它的種子就不能成熟,因為會被霜凍死。
類比到人就是“季節不等人”。有一種老說法,叫人過三十號不學藝,說的是30歲以后,學習手工藝很難取得成功。不過按照現在來講,其實也就是活到老,學到老,要努力學習補充知識,不然就會被淘汰。
在安徽一帶要比河北早一個節氣,那里稱:“立秋不露頭,割了喂老牛”。
處暑高粱遍地紅。
1.處暑高粱遍拿鐮。
2.處暑高粱白露谷。
3.處暑三日割黃谷。
4.處暑十日忙割谷。
5.黍子返青增一石,谷子返青大減產。
6.黍子返青壓塌場,谷子返青一把糠。
7.收秋一馬虎,鳥雀撐破肚。
8.處暑天還暑,好似秋老虎。
9.處暑天不暑,炎熱在中午。
10.熱熟谷,粒實鼓。
11.處暑雨,粒粒皆是米(稻)。
12.處暑早的雨,谷倉里的米。
13.處暑若還天不雨,縱然結子難保米。
14.處暑三日稻(晚稻)有孕,寒露到來稻入囤。
15.處暑谷漸黃,大風要提防。
16.處暑滿地黃,家家修廩倉。
17.處暑收黍,白露收谷。
18.處暑見新花。
19.處暑好晴天,家家摘新棉。
20.處暑開花不見花(絮)。
21.處暑花,不歸家。
22.處暑花,撿到家;白露花,不歸家;白露花,溫高霜晚才收花。
23.處暑長薯。
24.處暑就把白菜移,十年準有九不離。
25.處暑移白菜,猛鋤蹲苗曬。
26.處暑栽白菜,有利沒有害。
27.處暑栽,白露上,再晚跟不上。
28.處暑栽,白露追,秋分放大水。
29.處暑拔麻摘老瓜。
30.處暑見紅棗,秋分打凈了。
31.秋前牲口細心管,三秋逞強在田間。
32.處暑魚速長,管理要加強,餌料要增加,疾病早預防。
33.處暑蟲,搖你目明紅。
34.處暑里的雨,谷倉里的米。
35.處暑去暑通死老鼠。
36.處暑有雨十八江、處暑無雨干斷江。
37.收秋一馬虎,鳥雀撐破肚。
為什么戲曲演員都要化妝?四大古典戲曲也稱什么
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、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。它起源于原始歌舞,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,戲曲有著自己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動作,一眼看就可以分別(5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為什么戲曲演員都要化妝?戲曲的演變過程
戲劇,指以語言、動作、舞蹈、音樂、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臺表演藝術的總稱。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,即劇本。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,常見的包括話(19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唐朝的戲曲有什么特點 ?我國第一部戲曲史是
我國的戲曲獨具的審美特征是綜合性、虛擬性、程式化,與希臘悲劇和喜劇、印度梵劇并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,每個年代戲曲文化的特點也是有著各自的差異和獨特表現,下面我們(10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我國傳統戲曲劇種有哪些?戲曲中有什么道具
黃梅戲與京劇、越劇、評劇 、豫劇并稱“中國五大戲曲劇種”,京劇是我國流行最廣,影響最大的劇種,被稱為國粹;昆曲被稱 為百戲之祖。因為看的出我國傳統戲劇劇種豐富多(26)人閱讀時間:2023-05-17